椎间盘由髓核和纤维环两部分组织构成。
所谓椎间盘突出症,是指纤维环出现裂缝,髓核从中突出到外部的状态。
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多种多样,但出现哪些情况时,应该怀疑是腰椎间盘突出呢?

椎间盘突出的早期症状
腰椎间盘突出的早期症状包括:腰痛、臀部或下肢疼痛、麻木。
腰痛
最初的症状通常是腰痛。
多数情况下,开始只是轻微的不适感,并非明显的疼痛。仅在特定动作时感到疼痛,但若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,就需要怀疑是否是椎间盘突出。
若只是暂时性的轻微腰痛或不适,不必过度担心;但如果持续超过一个月,且疼痛加剧,就必须注意。
此外,若在前屈等特定动作时疼痛加重,也应怀疑椎间盘突出。
臀部、下肢疼痛
椎间盘突出时,疼痛可能从腰部放射到臀部或腿部。
初期通常为单侧症状,表现为行走困难、容易绊脚等。
若病情加重,疼痛可能扩散到双侧下肢。
麻木
椎间盘突出最不可忽视的症状之一是麻木。
若从臀部到脚趾都有麻木感,说明坐骨神经受到了压迫。
麻木有时是暂时的,也可能持续存在、伴随刺痛。若麻木持续不消,说明椎间盘突出可能已加重。
椎间盘突出自我检查
若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腰部或下肢疼痛、不适,并怀疑是否是椎间盘突出,可自我检查以下几点:
- 起身困难
- 翻身困难
- 长时间站立困难/无法长时间站立
- 长时间坐着困难/无法久坐
- 前屈时腰痛或下肢出现麻木、疼痛
- 弯腰穿袜子时腰痛或下肢出现麻木、疼痛
- 腰部持续疼痛
- 下肢感觉迟钝
- 因疼痛或麻木导致下肢无力
若有以上症状,应怀疑腰椎间盘突出。此时应尽早就医,进行检查和适当治疗。
向医生描述症状的要点
就诊时若因腰痛前来医院,应为获得准确诊断,必须正确传达症状。
请务必向医生说明以下几点:
何时疼痛
(行走时疼痛、弯腰时疼痛、静止时也疼痛等,尽可能详细说明。)
症状从何时开始
哪个部位疼/麻
(不仅仅说“腰”或“腿”,还要具体说明前后左右、上部下部等)
疼痛或不适的性质
(疼痛强度不同,应尽量具体说明;同时说明症状出现的时间段也很重要。)
医院会进行哪些检查?
为诊断椎间盘突出,通常会进行X线(放射线)检查或MRI检查。
X线检查
通过X线影像主要可确认骨骼状况。
由于椎间盘属于软骨组织,无法直接在X线中显影,因此仅凭X线无法确诊椎间盘突出。
但X线检查对于排除其他导致腰痛的疾病是必要的。
MRI检查
MRI检查是诊断椎间盘突出最常用的检查方法。
通过MRI影像,可清楚显示与腰痛相关的椎间盘、神经、韧带、关节的形态变化、神经受压状况、是否有损伤或炎症等。
临床体检
除影像检查外,还会进行身体检查。
医生会让患者前屈或后仰,通过诱发症状来判断是否为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症。
另外,还会通过**下肢直伸抬高试验(SLR测试)和股神经伸展试验(FNS测试)**抬起患者的腿部,确认疼痛情况。若测试中出现疼痛,通常可判断为腰椎间盘突出。
此外,还有CT检查、椎间盘造影、脊髓造影、神经传导检查等,但通常只需临床诊察+MRI检查即可准确判断是否需要治疗。
诊断为椎间盘突出后会怎样?
被诊断为椎间盘突出后,许多人会关心是否必须治疗、能否自然恢复。
椎间盘突出在症状缓解后有一定几率自然痊愈,但由于受损的椎间盘无法再生或修复,因此复发的风险依然存在。
若伴有运动障碍等严重症状,或病情明显加重,则建议尽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。
然而,外科手术无法修复纤维环的裂口,因此术后髓核仍可能继续渗出,导致将来复发的风险较高。
本院的治疗方法
本院开展一种修复受损椎间盘的治疗法——细胞凝胶法。
该疗法通过向椎间盘裂缝处注射特制药剂,使其凝胶化后填补裂缝,从根本上修复椎间盘。
治疗后椎间盘体积不会减少,药剂以凝胶状植入物的形式保留在椎间盘中,从而实现椎间盘的保留与修复。
因腰痛而烦恼的患者,怀疑自己已经罹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各位,请务必考虑到我院接受一次诊察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